韓非子/難言
維基文庫,自由的圖書館
我不是不會說話,所以不好說的原因嘛….
言順比滑澤,洋洋纚纚然,則見以為華而不實;
說話好似喝了油一樣油嘴滑舌長偏大論,那麼老板你就以為我說的華而不實;
敦祗恭厚,鯁固慎完,則見以為掘而不倫;
說話小心謹慎,堅實而注意細節,你就以為我說話笨拙沒有條理。
多言繁稱,連類比物,則見以為虛而無用;
說話時說得天花亂綴旁徵博引,你以為我在打嘴砲。
總微說約,徑省而不飾,則見以為劌而不辯;
說的時候只講重點不加修釋,你以為我在吐嘈。
激急親近,探知人情,則見以為譖為不讓;
說話時激烈的攻擊別人的缺點,你以為我在毀謗別人。
閎大廣博,妙遠不測,則見以為誇而無用;
說話時不著邊際不露痕跡,你搞不清楚我在講啥。
家計小談,以具數言,則見以為陋;
講的時候如果像老女人一樣碎碎念只講小地方,你覺得我沒啥了不起。
言而近世,辭不悖逆,則見以為貪生而諛上;
如果迎合近代的風俗不要踩你的痛腳,你覺得我怕死拍馬屁。
言而遠俗,詭躁人間,則見以為誕;
如果講的東西離人情事故太遠,你覺得我在唬爛。
捷敏辯給,繁於文采,則見以為史;
口齒伶例出口成章,你以為我囉唆。
殊釋文學,以質信言,則見以為鄙;
不管文采只講重點,說我講的東西沒啥。
時稱《詩》、《書》,道法往古,則見以為誦。
如果引古書講古聖賢之事,又說我在掉書袋。
此臣非之所以難言而重患也。
這就是我不好說話的原因。
故度量雖正,未必聽也;義理雖全,未必用也。
所以好話沒幾個人聽,真理沒有幾個人會用。
大王若以此不信,而小者以為毀訾誹謗,大者患禍災害死亡及其身。
你若不信我,小則被降職減薪大則開除失業。
故子胥善謀而吳戮之,仲尼善說而匡圍之,管夷吾實賢而魯囚之。故此三大夫豈不賢哉?而三君不明也。
伍子胥善於謀略被吳王宰了,孔丘善於論述被匡人圍起來不給吃,管仲在魯國被關起來當囚犯。是三個大夫不賢能嗎? 是那三個老板太蠢的關係。
上古有湯,至聖也:伊尹,至智也。夫至智說至聖,然且七十說而不受,身執鼎俎為包宰,暱近習親,而湯乃僅知其賢而用之。
以湯王的至聖伊尹的賢能,都要伊尹去當廚子變成麻吉才能讓湯王接受伊尹的意見。
故曰:以至智說至聖,未必至而見受,伊尹說湯是也;以智說愚必不聽,文王說紂是也。
所以說,聰明人講話給聖君聽都還不見得聽得進去,像文王進諫紂王就是聰明人說給蠢蛋聽了。
故文王說紂而紂囚之;翼候炙(變烤肉);鬼候臘(變肉干),比干剖心;梅伯醢(變肉醬);夷吾束縛(被魯國關起來);而曹羈奔陳;伯里子道乞(百里奚變乞丐);傳說轉鬻(傅說被賣去當模板工);孫子臏腳於魏;吳起收泣於岸門,痛西河之為秦,卒枝解於楚(吳起被魏人趕去楚國改革不成,楚王死後被分屍);公叔痤言國器反為悖,公孫鞅奔秦(見大秦帝國影集);關龍逢斬(夏桀的忠臣);萇弘分胣(周靈王的忠臣,被剖腹拉腸子出來晾);尹子罕於棘(事跡不明);司馬子期死而浮於江;田明辜射;宓子賤、西門豹不鬥而死人手;董安於死而陳於市;宰予不免於田常;范雎折協於魏(范雎被魏國人當奸細打得半死扔在茅廁,後來輾轉逃到秦國當宰相搞遠交近攻)。此十數人者,皆世之仁賢忠良有道術之士也,不幸而遇悖亂暗惑之主而死。
然則雖賢聖不能逃死亡避戮辱者何也?則愚者難說也,故君子不少也。且至言忤於耳而倒於心,非賢聖莫能聽,願大王熟察之也。
那麼為何賢能的人不能逃脫被宰被羞辱的命運呢?因為笨蛋是講不聽的,所以君子不好說話。而且忠言不好聽且不順人情,所以只有聖人才聽得下去,希望老板你瞭解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